朱长文·操行的诗句(共1句)

操行简介

操行,汉语词语,拼音为cāo xíng,外文名译为behavior or conduct,指人的操守,出自《史记·伯夷列传论》“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该词强调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常与品行并用,如韩愈提及“不修其操行”,范公偁称人“古直有操行”。清代纳兰性德亦以“学业、操行参差不齐”评价人物。

词源可追溯至《史记》对伯夷的评议,清代沿用其核心语义。现代教育领域常以“操行评语”评价学生表现,部分学校将其纳入综合素质评定体系。

朱长文(1039—1098)北宋书学理论家。字伯原,号乐圃、潜溪隐夫,苏州吴人(今属江苏)。未冠,嘉祐四年(1059)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以父忧去职,举进士,以病足不肯试,筑室乐圃坊,著书阅古,吴人化其贤,士大夫过者,以不到乐圃,遂名动京师。元祐中(1089)起教授于乡,召为太学博士。还秘书省正字,卒。家居20年,筑藏书楼为“乐圃坊”,藏书2万余卷,当时有名人士大夫以不到“乐圃坊”为耻,其藏书多有珍本秘籍,“乐圃坊”藏书闻名于京师。元祐中(1086~1094)起为本州教授,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秘阁校理等职。所辑周穆王以来金石遗文、名人笔记,作《墨池》、《阅古》2篇,为较早搜罗金石学遗文之名篇。著有《吴郡图经续集》、《琴台记》、《乐圃余稿》、《乐圃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