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简介

是汉语词汇,拼音为cán xuě,特指太阳照射后尚未完全融化的积。该词语在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如唐代杜审言大酺》中"梅花落处疑残雪"、五代李煜虞美人》"砌下落梅如雪乱"等作品均运用此意象。明清时期《金瓶梅词话》等著作衍生出"卷残雪"的成语用法。

王绂·残雪的诗句(共1句)

王绂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