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简介

(学名:Bombyx mori)为蚕蛾科家蚕蛾属下的一种昆虫,别名桑蚕蚕。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其发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卵呈椭圆形,初为淡黄色,后变灰紫色或绿色,孵化期为10天。幼虫初为褐色,逐渐变为白色,成长为“小蚕”和“大蚕”,最后吐丝结茧。蛹初为乳白色,后变为深褐色,雌雄蛹可以通过腹节的特征区分。成虫体色为白至灰白色,翅膀和翅脉有灰褐色的端线和横脉,触角双栉状。

中国是家蚕的起源地,已有约5000年的家养历史,如今家蚕的分布较广泛,主要养殖国家包括日本、俄罗斯、印度和韩国等,在中国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家蚕主要以桑叶为食,但在自然条件下也能吃其他植物,如柘、橙桑和榕等。但食用非桑叶植物可能会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中毒死亡。

家蚕及其产品用途广泛,家蚕红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作为营养品食用或用于生产食品和药品,蚕沙是优质饲料和肥料。药用方面,家蚕各部分如白僵蚕、蚕沙、蚕茧、蚕蜕和蚕蛹可治疗多种疾病。工业上,天然蚕丝被誉为“纤维皇后”,用于服饰和家居用品。经济上,在2003年中国丝绸工业年总产值700亿元,茧丝产量和出口量占全球70%以上。家蚕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对鳞翅目害虫研究及环保农药开发有重要影响,中国已绘制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和全球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此外,桑树、蚕和丝的形象还出现在神话传说、出土文物、书诗词以及民俗文化中。

胡俨·蚕的诗句(共2句)

胡俨的诗词曲代表作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