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仇"是汉语动词,拼音为bào chóu(注音ㄅㄠˋㄔㄡˊ),繁体写作"報仇",核心含义指针对仇敌实施报复性行动。该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后汉书·崔骃传》记载'瑗手刃报仇',《水浒传》第六十七回亦有'剿除贼寇报仇'的表述。现代汉语中,"报仇"专指对怨恨对象进行反击,常与"雪恨""雪耻"构成固定搭配。其近义词包括"复仇""报复",反义词则为"报恩""报答",在语义上与"以牙还牙"构成关联,与"忍气吞声"形成对立。
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属浙江)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以至老死。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