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汉语词语,拼音为bǎi huā,注音符号ㄅㄞˇㄏㄨㄚ,指各种花卉,异体作“百华”,最早见于北周庾信《忽见槟榔》。
该词多用于诗文描绘群芳争艳的景象,唐代熊孺登、宋代梅尧臣等诗人作品中均有使用。现代《百花词画》则以词画合璧形式呈现百花意境。
作为花卉意象的经典语汇,“百花”自南北朝形成后持续应用于历代文学作品。
张弼(1425~1487)字汝弼,家近东海,故号东海,晚称东海翁。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明宪宗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今江西大余)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长于诗文,草书甚佳,被评为“颠张复出”。尝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著有《东海集》。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