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怨简介

哀怨(拼音:āi yuàn)是汉语中表示悲伤而含怨恨的情感类词语,其语义内涵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白居易《慈乌夜啼句"尔独哀怨深"。该词在历代诗词创作中广泛应用,杜甫陆游等诗人均以"哀怨不堪听""九歌哀怨有遗声"等诗句展现其情感特质。现代语言学研究确认其语音特征,"怨"字在词语中读作仄声,英语对应词包含"plaintive",西班牙语则译为"tristeza"。

周邦彦·哀怨的诗句(共1句)

周邦彦的诗词曲代表作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