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赏析/鉴赏

  这首词写于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辛弃疾时年六十四岁,在知绍兴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任上。张鎡在和这首词的小序里说:“稼轩帅浙东,作秋风亭成,以长短句寄余。”得知这首词是写给张鎡的。浙江东路包括当时南宋的京都临安(今杭州)在内,北靠长江,东临大海,地势重要。南宋王朝委任他为这一地区行政大员,说明南宋对辛弃疾的重任,也使他很感意外。虽然他这时已是年过甲的老人,但他却一如既往,想为抗金大业作一些事情。但到任不久,可能对朝廷的黑暗腐败更有所了解,后悔这次不该出山,因此,作者登亭观雨,有感而赋此词。词虽说是观,但全词不见一个字,这说明这首词不是为观而作。词的上片写作者登上秋风亭,举目远望“山河虽异,风景非殊。”绍兴与铅山的山河形状虽然不同,但却都是一片笙歌宴乐的太平景象。“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这是以自己亲身遭遇,对南宋小朝廷使用人材的反动措施的揭露。下片作者因《秋风辞》而想到汉武帝致力于北方,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现今只是“木落江冷,眇眇愁余。”作者再生退隐的思想,借“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蒪鲈。’”最后“谁念我”挑灯读书,隐晦透露了作者的凄凉之感。
辛弃疾的诗词曲代表作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

相关诗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