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含有泰山的诗,共279

  • 81.《泰山纪游四首·其二清朝·黄浚天阙踞松顶,重关犹穹窿。极高地转坦,突兀归琳宫。同游何所祈,泽旱徵神功。珉碑扪未竟,飒然来天风。振策遂直上,两袂云气充。但见群龙脊,蜿蜒奔向东。日观屹吾前,馀皆...
  • 82.《和徐中丞容斋旧泰山一百四韵贽见宋朝·王奕 蹇予铅椠生,角角鸡鹜食。青衿学校身,白发书传癖。万卷老边笥,一区守雄宅。媚俗懒低眉,慕古展长揖。少年涂抹技,志愿靡终丝。...
  • 83.《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其二·绝顶玉皇殿明朝·祝允明 乾居冠峻,岳承级通。明宫星辰,缀琨栋云。雾弥璇墉,摄齐入金。门拜肃窥,天容俯躬。览八表辨,方识疆封。西北拱王,室舟车方。
  • 84.《泰山明朝·王安舜泰山东望走群龙,直上天门第一峰。泉壑晴霞开罨画,长空飞雨洗芙蓉。残碑莫辩秦时字,断简曾埋汉武封。览胜欲摅天下目,不知身在古鸿濛。
  • 85.《泰山太平顶宋朝·张方平区区鲁国争蜗角,矗矗齐城磔猬毛。万壑相倾知地险,浮云忽散觉天高。苍烟自古埋尘世,红日中宵破海涛。七十二君迷旧迹,空教秦汉侈心劳。
  • 86.《泰山顶观日歌明朝·祁衍曾岱岳嵂兀孤根深,青天飞挂万壑临。我来适际上元夕,春风淡荡吹素襟。逍遥午夜不肯睡,一杯独对明月斟。明月高高正堪赏,忽送红轮东海浔。扶桑光摇蟾桂色,电掣雷矗魑魅匿。...
  • 87.《咏分水(在南旺,源出泰山七十二泉)明朝·区大相此水何南北,当由人所为。引来元共派,分去必因卑。顺逆流中判,盈虚浪乍移。从来歧路叹,逝者亦如斯。
  • 88.《春日至泰山观水磨即事口占清朝·缪烜花明柳暗别成村,谁逞机心截水根。溟海飞涛浮日月,殷雷挟雨破朝昏。山誇幽折窝藏壁,客怪衣冠犬吠门。信步不寻来去迹,指迷犹见古风存。
  • 89.《泰山乐章·肃和隋朝·奠祖配天,承天享帝。百灵咸秩,四海来祭。植我苍璧,布我玄制。华日裴回,神烟容裔。
  • 90.《泰山梁甫行三国·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 91.《泰山雪后明朝·姚奎晓天红日放高晴,小坐山舆踏雪行。冻树裹花春有迹,寒溪结玉水无声。烟销绝顶群峰露,风度虚岩万籁生。老衲云深知我过,数声清磬出松迎。
  • 92.《同陈碧洋为泰山之行兼柬王龙溪明朝·翁万达与尔留连春已深,春山作伴此登临。晨征并辔降风力,野宿炊菰渍客心。应有紫云连岱顶,不妨朱绂近禅林。同游却忆二三子,日日移舟江水浔。
  • 93.《泰山之麓清朝·康熙耸巘高峰记昔攀,春回瀑水响潺潺。万层石级云霄上,千里烟村缥缈间。暂驻犹然思往事,凭陵直欲小人寰。朱旗翠葆疏林外,已见巍巍俯众山。
  • 94.《泰山孔子崖联清朝·徐宗干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 95.《泰山三首·其三近现代·陈振家岱宗磅礡接参辰,雄托天街势夺伦。绣馆连云凌绝壁,危阶如索系高垠。屈根蟠干松姿古,骋骥腾龙彩笔神。气格真堪小天下,名膺第一岂无因。
  • 96.《唐封泰山乐章·凯和唐朝·张说 烈祖顺三灵,文宗威四海。黄钺诛群盗,朱旗扫多罪。 戢兵天下安,约法人心改。大哉干羽意,常见风云在。
  • 97.《木阑花慢·蒲县泰山古庙元朝·邢叔亨 蒲县泰山古庙,崇强似梵王宫。去踏翠沾靴,采薇满担,一袖香风。朝中大官佐政,轻衣盖体坐肥骢。谗*面谀时尚,好人遁迹无踪。一...
  • 98.《泰山宋朝·石介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岩。宝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
  • 99.《泰山猎人石室遇仙闻董双成奏《云和》笙词唐朝·唐五代小说中神仙鬼怪诗淅沥复悠溶,诸天乐所宗。愔愔形类凤,冉冉势从龙。片触崚嶒碎,声飘列缺重。不辞歌一曲,此会信难逢。
  • 100.《泰山明朝·郭鎏峰峦壁立翠云屯,太极初分此岳存。郁郁古松蟠御帐,层层石磴接天门。山桃野杏花争发,曲涧方泉水正温。秦汉登封遗往迹,归来天色欲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