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简介

吴镇的诗词曲代表作

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善人。元朝画家,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居,以卖卜为生。擅山水、墨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精书法,工文。
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

吴镇师承关系

  吴镇师承方面,于董源、巨然所得最多。其实董源、巨然并不是文人画家,但由于他们生活江南,表现江南山川,创造了平淡天真、苍茫浑厚的山水画,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山川之气韵,这种气韵正是宋代以后文人画家所梦寐以求的。从米芾开始,董巨画开始受到青睐,延及赵孟頫、元四家,董巨画风大受推崇,整个元代山水画坛大多以董巨为依归,力求韵外之致。吴镇对董巨是下过很深的功夫的,他自己说:“董源画《寒林重汀图》,笔法苍劲,世所罕见,因观其真迹,摹其万一。”

  近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称:“吴仲圭多学巨然,易紧密为疏落,取法少异,要以董巨起家,成名后世。”这充分证明吴镇是努力研习了董源山水画法并形成自家面目的。今藏故宫博物院的巨然作品《秋山图》,上有董其昌题,曰:“僧巨然画,元时吴仲圭所藏,后归姚公绶,姚尝临此图,予并得之。”可知吴曾收藏过巨然真迹,受其影响是自然的。清王原祁:“元季梅道人传巨然衣钵,余见《溪山无尽》、《关山秋霁图》二图,皆为得其髓者……”比较《关山秋霁图》和《秋山图》明显可以看到两者在水法、树法、石法方面的继承关系。从吴镇传世墨迹看,吴镇主要继承了董巨平远构图和披麻皴法。吴镇创造性地发展了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并使之结合成为典型的阔远构图。近处土坡,远处山峦起伏,中间留出宽阔水面,这种一水二岸式的构图,恰好契合了元代文人平淡、与世无争的心境。吴镇皴法大多采用董巨披麻皴,淡墨皴擦,浓墨点苔,显得松秀而空灵。除此之外,山头多矾头、水纹的勾画均与董巨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除董巨外,吴镇也继承了荆浩、李成、范宽一系乃至南宋院体的山水画风。晚明陈继儒:“……(吴镇)摹渔翁烟波景色,如笠泽丛画,又以荆巨笔力出之,遂成大卷。”在吴镇传世的作品中,有其临荆浩《渔父图》。据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吴镇临荆浩《渔父图》自题:“余昔喜关仝山水,清遒可爱,原其所以,出于荆浩笔法,后见荆画渔父图,有如此制作,遂仿而为一轴……”吴镇对荆浩、关仝一派山水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在元代一流大画家中,吴镇最大的特点是他不仅取法董巨、荆关的画法,而且还吸收了时人一致排斥的、夏画风。当代著名山水画家、鉴定家谢稚柳先生说:“元朝的画派中,只有他(吴镇)组合了极端不同的技法,容纳了南宋的骨体。”南宋院体画在整个元代倍受打击,特别在文人画家中很少有继承院体画。但是,在吴镇早期的作品中,我们发现多幅、夏边角之景或类似边角之景的图式。1338年的《松泉图》、1334年的《秋江渔隐图》,特别是《芦滩钓艇图》为典型的、夏边角构图。马、夏无论山石、树木等景物的画法处理,还是构图、布局的经营均以奇险取胜,追求奇险、表现气骨成为马、夏山水的突出特点。元四家其他三家均取平淡,唯有吴镇上承马、夏,于平淡中寄奇险。《松泉图》(此图作于至元四年即1338年)是吴镇追求奇险的代表作,取景于山之一凹,一泉如三条丝带,倾泻而出,凹面上的空白部分,一棵古松从左边斜出,探身其上,给人一突兀之感。吴镇晚期作品中典型的马、夏画风是没有的,但马、夏的树法、石法倒是经常出现于画面。可以这样说吴镇是取马、夏之骨而去其粗犷,融董、巨之气韵而取其平和,形成了清淳、蕴藉、平实的艺术风格。

吴镇的诗词

  • 1.《郭忠恕仙山楼观元朝·吴镇叠嶂云仍起,崇山境转幽。溪云千顷雪,松籁一林秋。长啸临朱阁,清游卧石楼。桥回泉溜远,消尽古今愁。
  • 2.《洪谷子楚山秋晚元朝·吴镇洪谷仙去五百年,丹青流落何年然。九疑之山何突兀,乱云惨澹秋风前。寻幽忽有蓬莱仙,歌声隐约清溪边。萧萧木叶下无际,不见归来张季船。前村后村高复下,远渚近渚断又连。...
  • 3.《王晋卿画元朝·吴镇晋卿绘事诚无匹,尺素能参造化功。碧树依微春水阔,苍山缥缈暮云笼。幽深自觉尘氛远,閒澹从教色相空。更喜涪翁遗墨好,草堂何必独称工。
  • 4.《方方壶画元朝·吴镇城市山林孰是非,幽居能与世尘违。函关紫气青牛到,辽海秋风白鹤归。天鼓叩残明月堕,洞箫吹彻彩云飞。谁知寂寞江天外,长使人间望少微。
查看吴镇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