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简介

丁鹤年的诗词曲代表作

丁鹤年,元末明初人、养生家,京城老字号“年堂”创始人。 诗人,有《丁鹤年集》传世。 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丁鹤年人物生平

  至正十二年(1352),徐寿辉攻克武昌,年仅十八岁的丁鹤年将生母冯氏安顿于城郊,护侍嫡母顺长江东逃至镇江避难。后嫡母病逝于镇江,他徒步往浙东投奔任定县令的从兄吉雅谟丁。

  由于浙西日乱,当时江南行御史台移治奉化,不少名公大臣赏识丁鹤年的才干,推荐他做官,都被他一一回绝。不久,吉雅谟丁去世,鹤年生活无依无靠,几乎陷于绝境,只好“或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食僧舍卖药以自给”。

  当时,浙东一带属方国珍的势力范围,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畏祸迁徙无常居”。在浙东海岛潜踪匿迹,逃亡避祸,不得不“居简便夷俗,含凄效越吟”。

  他常寄居寺庙,结交了一批“禅侣”,也深得僧人的帮助。尝诗:“赖有诸禅侣,情亲似弟兄。”保国寺的椿上人便是其中之一。丁鹤年也在这段人生中参禅、逃禅,并在《辨中边论》基础上完善、修行了佛教界的“中观理论”,保国寺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悟道之所

  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退。政局逐渐安定,丁鹤年在定海海边筑室定居下来,名其室为“海巢”。明洪武十二年(1379),各地交通多恢复,丁鹤年告牒武昌长官回乡迁葬生母遗骨。回武昌后,几经周折,终于寻找到生母冯氏埋葬之所,将其尸骨迁至武昌城西寒溪寺后父墓旁。

  创办鹤年堂

  永乐登基后,采取了对色目人的安抚、融合政策,京城也成为了色目人的聚居之地。于是丁鹤年去了北京,并且带去了慈水人、患难与共的农村医生乐良才,共赴北京穿街走巷行医。著名的鹤年堂药铺就是成立于当时,乐良才也成为了创办同仁堂的北京乐氏家族的祖宗。也可以说,丁鹤年是北京宁波商帮萌芽形成的领路人之一。

丁鹤年的诗词

  • 1.《钱塘怀古元朝·丁鹤年 钱塘佳丽冠南州,故国繁华逐水流。龙虎已消王霸气,江山空锁古今愁。吴臣庙冷潮喧夜,宋主陵荒塔倚秋。最是西湖歌舞地,数声渔笛散凫鸥。 ...
  • 2.《投赠钟经历元朝·丁鹤年 颍川家世少游车,大府从容赞画馀。泛水依莲饶胜赏,饮冰啖蘖富清誉。高谈宾幕风生席,退食公庭月照闾。最爱小胥勤吏牍,更逢太守重诗书。登楼望海吟怀远,柱笏看山雅度舒...
  • 3.《奉寄九灵先生·花柳村村接海滨元朝·丁鹤年 花柳村村接海滨,携家随处避风尘。衣冠栗里犹存晋,鸡犬桃源久绝秦。对坐青山浑不厌,忘机白鸟自相亲。也知出处关时运,岂但逃名效隐沦。 ...
  • 4.《奉寄九灵先生·挟海怀山谒紫宸元朝·丁鹤年 挟海怀山谒紫宸,拟将忠孝报君亲。忽从华表闻辽鹤,却抱遗经泣鲁麟。丧乱行藏心似铁,蹉跎勋业鬓如银。万言椽笔今无用,闲向林泉纪逸民。¤ ...
查看丁鹤年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