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冰下流,潼关雪中启。

端笏明光宫,历稔朝云陛。诏刊延阁书,高议平津邸。
适意偶轻人,虚心削繁礼。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
高张多绝弦,截河有清济。严冬爽群木,伊洛方清泚。
渭水冰下流,潼关雪中启。荷蓧几时还,尘缨待君洗。

赏析/鉴赏

王维《别綦毋潜》是表达他的诗歌美学主张的重要文本。
这首诗开头四句写綦毋潜作为文学侍从即词臣的形象。适意两句写其通脱自然之为人格。
“盛得江左,弥工建安体”这两句,一般认为都是綦毋潜(也包括王维自己)的诗歌,既得江左清靡之风,又于建安诗风深造有得。
这样理解也是符合他们在诗学上的实际表现的。但是从诗句的意脉连贯来看,“盛得江左风”是接着“适意偶轻人,虚心削繁礼”而来的。适意偶轻人,是写通脱自适,不觉有恃才傲物之气;但是自然的,并非刻意。“虚心削繁礼”,是指体任自然,交际应物之间不为繁文缛礼。这两种,正是所谓的“江左风”。
可见这两句诗,“盛得江左风”还是重在写人物风流,而“弥工建安体”才是说他的诗学宗尚。只是“盛得江左风”虽然主要指人物风流,但却与诗学仍有绝大的关系,因为王维崇尚的这种江左风流,对他诗歌的表现内容与审美趣味,其实有很大的影响。底下的“高张多绝弦,截河有清济”,仍是论诗之语,是说其作品多为格调高绝之作,并引清新绝俗之格,济当时诗坛之浊俗之体。
进一步而言,唐诗承自陈隋之体,多绮靡之风,是为浊体,汉魏为风骨之范,晋宋多清音。以汉魏风骨、晋宋清音来革新齐梁,正是以清济浊。这就是“截河有清济”,也就是正本清源的意思。
唐诗融合汉魏、齐梁而成一体高风,这是学者类多能说的。但究竟是怎样的融合,在这方面唐人采取了什么方法?在唐诗中齐梁的体制与汉魏风骨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恐怕是我们解开唐人诗学深层结构的关键之处。
王维的“截河有清济”,正透露出唐人的诗学方法,是以清济浊,以汉魏风骨、晋宋清音来调剂齐梁浊俗之体。这也是他们在论诗学宗尚时,为何只提汉魏风骨,而不提齐梁体制的原因。因为后者是革新的对象,前者是需要强调的标准。

王维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相关诗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