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魏相萧望之》

  赵广汉之死由魏相,韩延寿之死由萧望之。魏、萧贤公卿也,忍以其私陷二材臣于死地乎?杨恽坐语言怨望,而廷尉当以大逆不道。以其时考之,乃于定国也。史称定国为延尉,民自以不冤,岂其然乎?宣帝治尚严,而三人者,又从而辅翼之,为可恨也?

《容斋随笔·魏相萧望之》翻译及注释

  西汉时,大巨赵广汉向以执法不遵权贵著械后来却被杀,这事与魏相有关;曾任颖川、东郡太守的林延寿,也是政绩卓著,后来也被诬陷身死,这又与萧望之有关。魏相、萧望之都是非常贤明的公卿大臣,怎么会忍心以个人的恩怨把二位有才能的贤臣里于死地呢?

  杨恽也是一位为朝廷立过大功劳的大臣,他因为被免为庶人后,竟因给友人写信时说了儿句牢骚话,就被掌别狱的廷尉认为是大逆不道,判处以斩刑。这个廷尉又恰恰是于定国,历史上曾经称道于定国为廷尉、民间就没有冤案了,果真是如此吗?并不尽然,以宣帝时法制很严,而魏相、萧望之、于定国三人又是辅佐皇帝的得力大臣,也曾有过这类失误,实在是天大的遗憾。

容斋随笔》是古代文言笔记小说。据作者宋朝洪迈自述,《容斋随笔》写作时间逾经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容斋随笔》内容繁富,议论精当,是一部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的著作,自经史诸子百家诗词文翰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等,无不有所论说,而且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皆倍受称道。其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辨伪与订误,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亦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