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穆宗长庆元年前后在世。初居庐山为浮屠,名清塞。后客南徐,又来少室、终南间。工近体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姚合守钱塘,因往谒。合见其哭僧诗有:“冻须亡剃,遗偈病中书”。大爱之,加以冠巾,复姓氏,更名贺。后亦不得志,往依名诸尊宿自终。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周贺的诗词全集、诗集(93首全)

  • 41.《宿开元寺楼唐朝·周贺 西峰残日落,谁见寂寥心。孤枕客眠久,两廊僧话深。 寒扉关雨气,风叶隐钟音。此爱东楼望,仍期别夜寻。
  • 42.《寺居寄杨侍御唐朝·周贺 雨过北林空晚凉,院闲人去掩斜阳。十年多病度落叶, 万里乱愁生夜床。终欲返耕甘性拙,久惭他事与身忙。 还知谢客名先重,肯为诗篇问楚狂。
  • 43.《赠李主簿唐朝·周贺 税时兼主印,每日得闲稀。对酒妨料吏,为官亦典衣。 案迟吟坐待,宅近步行归。见说论诗道,应愁判是非。
  • 44.《如空上人移居大云寺唐朝·周贺 竹溪人请住,何日向中峰。瓦舍山情少,斋身疾色浓。 夏高移坐次,菊浅露行踪。来往湓城下,三年两度逢。
  • 45.《赠王道士唐朝·周贺 药力资苍鬓,应非旧日身。一为嵩岳客,几葬洛阳人。 石缝瓢探水,云根斧斫薪。关西来往路,谁得水银银。
  • 46.《上陕府姚中丞唐朝·周贺 此心长爱狎禽鱼,仍候登封独著书。领郡只嫌生药少, 在官长恨与山疏。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谏诤馀。 见说养真求退静,溪南泉石许同居。
  • 47.《寄潘纬唐朝·周贺 杨柳垂丝与地连,归来一醉向溪边。 相逢头白莫惆怅,世上无人长少年。
  • 48.《送朱庆馀唐朝·周贺 野客行无定,全家在浦东。寄眠僧阁静,赠别橐金空。 旧里千山隔,归舟百计同。药资如有分,相约老吴中。
  • 49.《入静隐寺途中作唐朝·周贺 乱云迷远寺,入路认青松。鸟道缘巢影,僧鞋印雪踪。 草烟连野烧,溪雾隔霜钟。更遇樵人问,犹言过数峰。
  • 50.《留辞杭州姚合郎中唐朝·周贺 波涛千里隔,抱疾亦相寻。会宿逢高士,辞归值积霖。 丛桑山店迥,孤烛海船深。尚有重来约,知无省阁心。
  • 51.《晚题江馆唐朝·周贺 病寄曲江居带城,傍门孤柳一蝉鸣。澄波月上见鱼掷, 晚径叶多闻犬行。越岛夜无侵阁色,寺钟凉有隔原声。 故园尽卖休官去,潮水秋来空自平。
  • 52.《酬吴之问见赠唐朝·周贺 已当鸣雁夜,多事不同居。故疾离城晚,秋霖见月疏。 趁风开静户,带叶卷残书。荡桨期南去,荒园久废锄。
  • 53.《京口赠崔固唐朝·周贺 积雨晴时近,西风叶满泉。相逢嵩岳客,共听楚城蝉。 宿馆横秋岛,归帆涨远田。别多还寂寞,不似剡中年。
  • 54.《送韩评事唐朝·周贺 门枕平湖秋景好,水烟松色远相依。罢官馀俸租田种, 送客回舟载石归。离岸游鱼逢浪返。望巢寒鸟逆风飞。 嵩阳旧隐多时别,闭目闲吟忆翠微。
  • 55.《出关寄贾岛唐朝·周贺 旧乡无子孙,谁共老青门。迢递早秋路,别离深夜村。 伊流偕行客,岳响答啼猿。去后期招隐,何当复此言。
  • 56.《过僧竹院唐朝·周贺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 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 57.《暮冬长安旅舍唐朝·周贺 湖外谁相识,思归日日频。遍寻新住客,少见故乡人。 失计空知命,劳生耻为身。惟看洞庭树,即是旧山春。
  • 58.《赠胡僧唐朝·周贺 瘦形无血色,草屦著行穿。闲话似持咒,不眠同坐禅。 背经来汉地,袒膊过冬天。情性人难会,游方应信缘。
  • 59.《送僧还南岳唐朝·周贺 辞僧下水栅,因梦岳钟声。远路独归寺,几时重到城。 风高寒叶落,雨绝夜堂清。自说深居后,邻州亦不行。
  • 60.《早秋过郭涯书堂唐朝·周贺 暑消冈舍清,闲语有馀情。涧水生茶味,松风灭扇声。 远分临海雨,静觉掩山城。此地秋吟苦,时来绕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