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以罪谪鄱阳,量移江阴令。上元中,出为台州刺史。大历中,又为袁州刺史。与李白刘长卿钱起皇甫曾皎然相识。
善为,绮丽婉靡。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卷上评曰:与钱、郎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也。如“野渡争发,春塘水乱流”,又“朝霞晴作,湿气晚生寒”,以为“文章之冠冕也”。又“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役使许询更出,孙绰复生,穷极笔力,未到此境。

李嘉祐的诗词全集、诗集(134首全)

  • 41.《送王正字山寺读书唐朝·李嘉祐 欲究先儒教,还过支遁居。山阶闲听法,竹径独看书。 向日荷新卷,迎秋柳半疏。风流有佳句,不似带经锄。
  • 42.《赠王八衢唐朝·李嘉祐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腰金才子贵,剖竹老人迟。 桂楫闲迎客,茶瓯对说诗。渚田分邑里,山桂树罘罳. 心静无华发,人和似古时。别君远山去,幽独更应悲。
  • 43.《九日唐朝·李嘉祐 惆怅重阳日,空山野菊新。蒹葭百战地,江海十年人。 叹老堪衰柳,伤秋对白蘋.孤楼闻夕磬,塘路向城闉。
  • 44.《登秦岭唐朝·李嘉祐 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汉阙青门远,高山蓝水流。 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从此辞乡泪,双垂不复收。
  • 45.《秋晓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唐朝·李嘉祐 万畦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幸有香茶留稚子, 不堪秋草送王孙。烟尘怨别唯愁隔,井邑萧条谁忍论。 莫怪临歧独垂泪,魏舒偏念外家恩。
  • 46.《送裴五归京口唐朝·李嘉祐 君罢江西日,家贫为一官。还归五陵去,只向远峰看。 暮色催人别,秋风待雨寒。遥知到三径,唯有菊花残。
  • 47.《常州韦郎中泛舟见饯唐朝·李嘉祐 主人冯轼贵,送客泛舟稀。逼岸随芳草,回桡背落晖。 映花双节驻,临水伯劳飞。醉与群公狎,春塘露冕归。
  • 48.《送朱中舍游江东唐朝·李嘉祐 孤城郭外送王孙,越水吴洲共尔论。野寺山边斜有径, 渔家竹里半开门。青枫独映摇前浦,白鹭闲飞过远村。 若到西陵征战处,不堪秋草自伤魂。
  • 49.《送苏修往上饶唐朝·李嘉祐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世事关心少,渔家寄宿多。芦花泊舟处,江月奈人何。
  • 50.《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唐朝·李嘉祐 处处征胡人渐稀,山村寥落暮烟微。门临莽苍经年闭, 身逐嫖姚几日归。贫妻白发输残税,馀寇黄河未解围。 天子如今能用武,只应岁晚息兵机。
  • 51.《和张舍人中书宿直唐朝·李嘉祐 汉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对花阊阖静,过竹吏人稀。 裁诏催添烛,将朝欲更衣。玉堂宜岁久,且莫厌彤闱。
  • 52.《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唐朝·李嘉祐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锵锵铜鼓芦叶深, 寂寂琼筵江水绿。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月隐回塘犹自舞, 一...
  • 53.《留别毗陵诸公唐朝·李嘉祐 久作涔阳令,丹墀忽再还。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 北固滩声满,南徐草色闲。知心从此别,相忆鬓毛斑。
  • 54.《送客游荆州唐朝·李嘉祐 草色随骢马,悠悠共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在四邻。青门一分首,难见杜陵人。
  • 55.《送从叔阳冰祇召赴都唐朝·李嘉祐 自小从游惯,多由戏笑偏。常时矜礼数,渐老荷优怜。 见主承休命,为郎贵晚年。伯喈文与篆,虚作汉家贤。
  • 56.《送岳州司马弟之任唐朝·李嘉祐 岳阳天水外,念尔一帆过。野墅人烟迥,山城雁影多。 有时巫峡色,终日洞庭波。丞相今为郡,应无劳者歌。
  • 57.《晚登江楼有怀唐朝·李嘉祐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爽气遥分隔浦岫, 斜光偏照渡江人。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 58.《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唐朝·李嘉祐 竹窗松户有佳期,美酒香茶慰所思。辅嗣外生还解易, 惠连群从总能诗。檐前花落春深后,谷里莺啼日暮时。 去路归程仍待月,垂缰不控马行迟。
  • 59.《送崔夷甫员外和蕃唐朝·李嘉祐 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经春逢白草,尽日度黄沙。 双节行为伴,孤烽到似家。和戎非用武,不学李轻车。
  • 60.《送严二擢第东归唐朝·李嘉祐 隳官就宾荐,时辈讵争先。盛业推儒行,高科独少年。 迎秋见衰叶,馀照逐鸣蝉。旧里三峰下,开门古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