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

方信孺的诗词全集、诗集(121首全)

  • 61.《马鞍山宋朝·方信孺 堑山堙谷浪为谋,余力犹穷岭外洲。见说揭竿从垅上,祖龙当日漫东游。
  • 62.《漓山云崖轩宋朝·方信孺 不用穷探费杖藜,隐然林壑挟城陴。曾遵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指拭轩窗容俎豆,发挥泉石借声诗。瞿昙颇似知人意,已约梅花...
  • 63.《宝象峰胜因寺宋朝·方信孺 鸿蒙谁辟此山川,龙象新开二十年。最恨东坡早仙去,只教蒲涧入诗篇。
  • 64.《刘氏山宋朝·方信孺 一径萦纡夹粉墙,向来台馆化僧房。周遭老木依然在,曾见刘家伪帝王。
  • 65.《赵佗疑冢宋朝·方信孺 漫说曹瞒七十余,老佗疑冢更模糊。不知禹葬会稽处,也有累累如许燕。
  • 66.《抱旗山宋朝·方信孺 面势翩翩天外山,彩旗常在翠云间。太平官府无公事,尽好高牙相对閒。
  • 67.《刘氏双阙宋朝·方信孺 双阙岧峣即是碑,天荒初破此娥眉。行人来往手加额,解说当年旌表时。
  • 68.《老人松宋朝·方信孺 上古轮囷说寿樗,何人玉斧劚霜腴。有知定见非凡物,盍作堂堂五大夫。
  • 69.《石门宋朝·方信孺 吕嘉积石浪相传,双阙天开尚宛然。成改古来俱一梦,千秋何似老楼船。
  • 70.《景泰山七仙寺宋朝·方信孺 老衲诛茅昔小留,七仙阴为护岩幽。不将石履呈奇怪,安得西归好话头。
  • 71.《石屏堂宋朝·方信孺 月峡旁通玉液池,采舟争胜出宫闺。荒台今日人相问,野草无言日自西。
  • 72.《仙涌山宋朝·方信孺 龙伯何年钓巨鳌,两峰漂荡入洪涛。人间灵迹无寻处,仙涌罗浮相对高。
  • 73.《流杯池宋朝·方信孺 坳石天然印油流,飞觞寂寞几春秋。山阴千古夸陈迹,此地何人记旧游。
  • 74.《贪泉宋朝·方信孺 泉本无贪人自清,何须一酌始忘情。回车胜母君知否,见说曾参亦好名。
  • 75.《题学宫壁宋朝·方信孺 淮水原同泗水流,东家便是孔家丘。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劫不能向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
  • 76.《赵台井宋朝·方信孺 古甃寒潮百尺清,伪王题品老佗营。渴来不饮盗泉水,特地翻为达磨名。
  • 77.《菖蒲观觉真寺宋朝·方信孺 千载仙居已渺茫,道山佛屋自相望。春花秋草年年事,却作游人歌舞场。
  • 78.《滴水岩宋朝·方信孺 天半飞涛六月寒,苍岸壁立互回环。从今好事能题品,列作南中第一仙。
  • 79.《会仙观宋朝·方信孺 绰约长眉海上仙,久餐云母学长年。山中丹井今无恙,为吊南弃谢自然。
  • 80.《葛仙翁炼丹石宋朝·方信孺 见说刀圭已解仙,宁须丹灶半人间。葛翁本是求勾漏,何意南来访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