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含有宁静的诗,共21首
- 1.《题宁静斋》清朝·乾隆山以静为德,复以宁为体。书斋倚碧山,称名固其理。庭馀绿树围,砌有秋花美。金风玉露间,致远惟清绮。称孔殊近哉,坐可观无始。
- 2.《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二十·澹泊宁静》清朝·乾隆青山本来宁静体,绿水如斯澹泊容。境有会心皆可乐,武侯妙语时相逢。千秋之下对纶羽,溪烟岚雾方重重。
- 3.《宁静斋》清朝·乾隆窗含水白与山青,无色声天妙净形。虽是每来爱摛藻,静中得句意常宁。
- 4.《宁静斋》清朝·乾隆雪应状像琴喻响,左右之间宁静斋。色见声求两不藉,是真得趣泯安排。
- 5.《宁静斋》清朝·乾隆山以静为体,夏因长故宁。小年于此度,陋室似其铭。适矣观物理,惭哉何德馨。非关武侯缅,致远亦当停。
- 6.《宁静斋》清朝·乾隆鲁论幼曾读,弗忘山水乐。芸斋山水间,清泠带茜峭。不息性宁深,恒峙体静奥。适合武侯言,原从吾所好。设更譬致远,捷望金川报。
- 7.《宁静斋》清朝·乾隆閒庭树叶落归根,一坐明窗日晏温。即景不须翻蜀志,武侯两字个中存。
- 8.《宁静斋口号》清朝·乾隆迩岁有征事吐蕃,旰宵筹笔不辞烦。受俘宴凯行而至,宁静真知是此番。
- 9.《宁静斋》清朝·乾隆窗入万螺青,阶临一镜渟。心倪参有象,道籥契无形。水动山惟静,天清地亦宁。武侯示微旨,可以注羲经。
- 10.《宁静斋》清朝·乾隆青山本是常宁体,绿水原来至静心。著个閒斋山水窟,神宁气静得资深。
- 11.《宁静斋》清朝·乾隆宁静我所喜,讵惟一室然。万民逢稔岁,四海靖烽烟。愿则常如是,艰哉岂尽全。以斯慎宵旰,致远总无缘。
- 12.《宁静斋》清朝·乾隆宁为静之效,静乃宁之本。水萦山逻间,得此书斋宛。境清神自谧,那更期致远。是宜居畸人,乐饥恣肥遁。而我忧劳者,岂能镇息偃。偶然寄意可,谅不为大损。
- 13.《宁静斋口号》清朝·乾隆致远非因诸葛语,云容峰态自呈前。问予宁静如何契,一雨优甘得使然。
- 14.《宁静王祠》宋朝·陈辉
间关投绝域,遗庙海之滨。古殿山云暮,空阶野草春。鸱鸮啼向客,杜宇咽迎人。自立千秋节,英风起白蘋。
- 15.《宁静斋》清朝·乾隆右倚崇山左带溪,山宁溪静示端倪。设因题额言吾志,速定朱波奠远黎。
- 16.《宁静斋》清朝·乾隆青山远映水前墀,水静山宁启沃思。自合忘言契神筦,掞笺摛藻又奚为。
- 17.《宁静斋》清朝·乾隆石上水流动皆静,云间山出幻而宁。孔明借会远堪致,禹锡休称德以馨。
- 18.《万方安和九咏·其三·四方宁静》清朝·乾隆四面尽通廊,中间正且方。周旋皆中矩,镇静似持纲。忆昔求安志,于今岂敢忘。要惟祈岁稔,民庶共平康。
- 19.《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三十·宁静斋》清朝·乾隆既深始静心堪会,致远而宁道亦该。妙契神诠参不尽,武侯岂独干时材。
- 20.《宁静斋》清朝·乾隆山之体为宁,水之性为静。是斋山水间,合相示平等。性静体宁恒,体宁性静永。内外交相养,返真非藉境。斋中凭几吟,洒然契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