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徽之简介

杨徽之(921年—1000年),字仲猷,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五代后周至北宋时期大臣、藏书家、人。
杨徽之于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举进士甲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至集贤校理,累官左拾遗。在北宋时,因文才出众,曾奉诏参与编辑《文苑英华》,负责诗歌部分。历迁刑部、兵部郎中。不久拜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后以足疾告归。真宗时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为人纯厚清介,守规矩,尚名教,尤恶非道以干进者。
咸平三年(1000年),杨徽之去世,年八十。追赠兵部尚书。累赠太子少师,谥号“文庄”。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

  杨徽之,五代后梁龙德元年(921年)生。自幼刻苦勤学。当时,同邑前辈江为、江文蔚是江南诗赋名家,杨徽之事以师礼,久后,便与之齐名并著。 

  20多岁时,杨徽之就学于浔阳庐山学舍。后潜行绕道,赴中原后周王朝应举。翰林学士窦仪和枢密直学士王朴等见其文章,都叹为奇才。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杨徽之登进士甲科,被礼部擢置“殊等”16名内上奏。周世宗柴荣命近臣复核,只有杨徽之等4人中选,授予秘书省校书郎、集贤秘阁校理,后升著作佐郎、右拾遗。深受宰相范质器重,学士窦俨推荐其同修礼乐书。 

  宋太祖赵匡胤禅代登位之初,知杨徽之于前朝曾讥议他,将欲加害,因其弟赵光
  北宋藏书家、图书馆官员。字仲猷,一作杨徽。建州浦城(今福建蒲城)人。幼刻苦为学,好吟咏,每对客论诗,不知疲倦。周显德二年(955)举进士甲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至集贤校理,累官左拾遗。入宋后,历官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以性淳厚清介,崇尚名教。当时会诏李昉等人采集前代文献,类为《文苑英华》。因他精于、雅等诗歌的研究,分命编诗为180卷。历迁刑部、兵部郎中。不久拜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后以足疾告归。真宗时,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善谈多识,自唐室以来士族人物,悉能详记。家藏书甚富,晚年因无子,所藏之书悉赠与外孙宋绶。卒谥文庄。著有文集20卷。

杨徽之的诗词

查看杨徽之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