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简介

方苞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苞(1668年5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方苞自幼聪明,4岁能作对联,5岁能背诵经文章句,6岁随家由六合迁到江宁旧居居住,仍保留桐城籍。16岁随父回安徽桐城参加科举考试。24岁至京城,入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声大振,被称为“江南第一”。大学李光地称赞方苞文章是“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方苞32岁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考取进士第四名。时母病回乡,未应殿试。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发,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被株连下江宁县监狱。不久,解到京城下刑部狱,定为死刑。在狱中两年,仍坚持著作,著成《礼记析疑》和《丧礼或问》。

  康熙五十二年,因重臣李光地极力营救,始得康熙皇帝亲笔批示“方苞学问

  主要作品

  清代散文家,江南乡试第一名。四十五年(1706)进士,以母病归家未出仕。五十年(1711)以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牵连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六十一年(1722),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时,免去旗籍,仍归汉籍。累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时,再入南书房,任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职。七年(1742)辞官归。 方苞有些作品如《狱中杂记》,反映了封建司法制度和监狱管理的残酷与黑暗;《送冯文子序》、《送吴平一舅氏之钜鹿序》、《请定征收地丁银两之期□子》、《请备荒政兼修地治□子》,反映了一些州县吏治黑幕及

  幼年趣事

  方苞幼年时聪颖过人,四五岁能对对子、诵章句,七岁读《史记》,十岁开始读经书古文,皆能背诵。一天,方苞在野外玩耍,时值乡村五月农忙时节,男女老少在田野拔秧、插秧。田头一个拔秧的农夫一边用稻草捆秧,一边念道:

  “稻草扎秧父抱子。”

  方苞听了,伫足田头。农夫见是一小孩站在这里,口里又念了刚才的一句,笑着问方苞:“你能对出下联吗?”方苞认真寻思,自言自语道:稻草,父也;秧,子也。他举目然后前望,见不远处的林里,几个妇女正把竹投入竹篮里,他眉毛一扬,自信地点点头,高声对道:

  “竹

方苞的诗词

  • 1.《拟子卿寄李都尉清朝·方苞汎桴委惊湍,隈隈任所触。大冶自镕金,焉能顺其欲。羁鸿隐朔漠,飞翔翼常缩。独鹤栖瑶林,长鸣念溪谷。不闻鸾凤音,时恐鹰鹯伏。百年会有尽,沈忧日夜续。寸心遥相望,万里...
  • 2.《别叶尔翔清朝·方苞四海故人尽,为君一系舟。衰残良会少,謦咳宿心酬。八十苦无食,千秋岂暇谋。自惭筹莫助,别后重离忧。
  • 3.《严子陵清朝·方苞君臣本朋友,随世分污隆。先生三季后,独慕巢由踪。真主生儒素,千秋难再逢。故人同卧榻,匪直风云从。孤高一身远,大猷千古空。岂伊交尚浅,将毋道未充。卧龙如际此,焉敢...
  • 4.《明妃清朝·方苞汉帝惜艳色,明妃出后宫。曲中留哀怨,横塞诗人胸。茑萝随蔓引,性本异贞松。众口不瑕疵,多怜所遇穷。若使太孙见,安知非女戎。昭阳为祸水,岂让倾城容。
查看方苞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