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塘水干禾黍满,宝钗耕出余鸾龙。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
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
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雷塘水干禾黍满,宝钗耕出余鸾龙。
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诗题已把写诗背景大体说清。这首诗作于哲宗元祐七年(1092)扬州知州任上。苏轼一向重视兴修水利,元祐四年出为杭州知州,他疏浚了被水草淤塞了很大面积的西湖,为此上《乞开杭州西湖状》,对“水浅葑横,如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的情形深感忧虑。他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使杭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苏轼强调了西湖淤废对国计民生的种种不利。他亲自领导、参与了疏浚西湖的工程,湖上挖出的淤泥筑成了长堤,上植芙蓉杨柳,又架筑了六桥,使西湖面目一新。元祐六年诗人调知颍州,又与赵令畤一起疏浚颍州西湖,次年,工程未毕,诗人改知扬州,赵寄来诗歌告知工程已毕,苏轼便以欢欣的心情写此诗作答。

文学赏析
全诗可分四节。头四句为一节,是开端。句下作者自注说:“来诗与杭争雄。”苏轼知颍州前,曾知杭州,并在那里疏浚了杭州西湖,所以赵德麟的来诗里有与杭州西湖争雄的话头。这是赵德麟的一种幽默。作者便接过来以一个更加趣的回答发端。
苏轼以道、佛两家思想作答。一二两句取道家齐物论思想。《庄子·齐物论》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束,而太山为小。”从齐物论观点看来,“物量无穷”,大小只是相对而言。太山是大,可是比起更巨大的事物来,又为小;秋毫是小,可是比起更微细的东西来,又为大。所以太山、秋毫两者在大小序列中都是“无穷”的,至于称巨道细,那不过是在“相形”即相较范围中而已。大小如此,高下也不是如此,并不分什么杭州、颍州的雌雄。第三句取佛家思想。《法华经》言,每一大千世界历劫则碎为一微尘,所山说“大千起灭一尘里”。大千世界至为广大,也不过起灭于一尘之中,杭、颍二湖不过大千世界中微乎其微的东西,不用争什么高下。所以,诗人无论从道家思想看还是从佛家思想看,都“未觉杭颍谁雌雄”。
这个开头极妙。它以一个富有哲理的大议论凭空喝起,突兀有势,为全篇增神。此其一。这个回答,营造了一个饶有兴味的哲理境界,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此其二。第三,这个别致的开端,表现了诗人的学识与胸襟,显露出诗人那种囊括万物、高视人间、洒然超脱,不凝滞于物的思想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他旷朗地对待一切,不那么执着一端,杭州也好,颍州也好,扬州也好,只要能在所历之处留下一点利国利民的事业就好。这成为贯串全诗的一条主线。
次六句为第二节,紧承杭州、颍州雌雄辩难的话头,追叙治杭州西湖的事。这六句虽然都是实叙其事,但通过诗人富有个性的艺术构思,便显得十分精彩。杭州西湖的堵塞,在于水生植物滋生蔓延,侵蚀湖面达二十五万余丈。苏轼主持将泥土起出,用它在湖中筑成南北十多里的长堤,即后来所称苏堤。堤上架六桥,并遍植,结果湖清似镜,长堤如画,面貌一新。首句写治湖。“拓湖渌”三字下得准确贴切,情景毕现。次句写堤成后,士女遨游的欢乐,有意用了两首民歌的典故。一是乐府《大堤曲》,“大堤士女”即源于此。一为《诗经·郑风·丰》,“争昌丰”即源于此。昌、半都是形容仪容的丰茂。将两首民歌的意境揉和成句,不需费词,一片追逐嬉戏的欢乐场景跃然纸上,典故是运用得成功的。中间两句夸堤。说它好像横跨于银河之上,这一优美的想象,给长堤六桥涂上无比神奇壮丽的色彩,而那终古悬隔于西湖南北两端的北山与南屏山,经治理后一堤相通,也如同牛郎织女一般要拉起手来了,静止的事物都充满活气。后两句写清理湖面蔓延的水生植物。覆压二十五万丈水面的植物,像遮蔽碧空的苍云,被席卷一空,露出万里晴空般澄澈的湖面,这已是惊人的壮举,诗中又领以“忽惊”二字,如同压湖的植物只于一夕飞去。治湖的功绩被颂扬到了近乎神异的地步,诗人那赞誉之情,欣喜之态,呼之欲出。
“朅来”六句为第三节,由杭州到颍州,转到写颍州西湖。上节写杭州,意在写湖。这一次因为治湖功绩未成即离去,故侧重在治湖之意与离去之感。笔法灵活,随事而变。颍州西湖处在颍水下游,“朅来颍尾”,即承杭州而言,指到颍州。作者到颍州是在1091年(元祐六年)秋天,故言“弄秋色”。这两句意在点明到颍州和拈出颍水,而全以景语出之,便形象生动。下二句转入治湖,妙语成趣。由于调至颍州,杭州没法到了,诗人说:那么,就“借君(指赵)斧”再造个西湖吧!《酉阳杂姐》载,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有一士子游嵩山,遇一道士对他说,月亮由七宝合成,光芒来源于太阳,“其凸处常八百三千户修之”,他即修月者之一,并出示“斤凿”。后来遂以月斧借喻写文章的能手。诗人这里加以活用,将颍州西湖比喻为月,以修月比喻治湖,以修去“朣胧”即月的不明亮之处来比喻使湖水澄清。二句不仅语多风趣,选用的典故也颇优美。后两句再一个转折。二十四桥为扬州胜景,杜牧诗说:“二十四桥明月夜。”由于治湖将成,作者却由颍州改知扬州,因此感慨道:二十四桥有什么了不起,竟被它掉换了这十顷明湖的清风。惋叹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是翻用欧阳修成句而成。欧阳修曾从扬州移官颍州,作西湖诗说:“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于后者颇有不足之意。苏轼恰好相反,由颍州移官扬州,便承势做个小小的翻案文章,说还是西湖为好,二十四桥何足恋。妙手移接,显示出诗人点化的功力。这一节六句三个层次,转接有势,跌宕多姿。
塘”四句为结尾。诗末自注说:“德麟见约来扬寄居,亦有意求扬倅。”这四句就是对赵德麟这个意愿的回答。隋炀帝生前常携宫人来雷塘游览,唐代时水利还很好,宋代以来逐渐湮废,变为民田。所以诗里说水涸稼生,连宫妃遗物都耕出来了。《拾遗记》载魏文帝纳薛灵芸为妃时,“外国献火珠龙鸾之钗”,诗中是借此钗名来写。扬州可提的事物很多,偏偏要拈出雷塘来结尾,这是诗人仍在对扬州水利废弛的不满。所以末两句幽默地说:你明年来扬州可以吊古,伴我在秋夜唱出秋虫般凄苦的哀吟。那不足之意是分明的。苏轼在扬州没呆上多久便转调他任,否则,雷塘水利是可能被兴复的。
宋人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为诗,这首诗在这些方面往往能扬长避短。议论不坠于抽象说理,而富于耐人玩味的理趣;才学不流于堆垒典故,而能恰切用事以丰富诗的内涵;以文法入诗,不陷于平衍铺叙,而能注意形象飞动与腾挪波澜。该诗在章法上关合极紧,构思巧妙,以同对方辩难开始,以回答对方意愿结束,中间则“前以杭之西湖陪说颍之西湖,后以欧阳之自扬移颍比己之自颍改扬,都有天然证佐,会成佳谈,构成绝唱”(汪师韩评语)。全篇跨度很大,包括了杭州、颍州、扬州三个地方,但不离湖水水利,从杭州西湖到颍州西湖再到扬州雷塘,一线贯串,散而不离。另外,翁方纲说:“唐诗妙境在虚处,宋诗妙境在实处。”如果说虚宜于神,那么实则宜于趣。这首诗运思用笔,风趣幽默,触处生春,给宋诗的发展以很大的启示。

苏轼的诗词曲代表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相关诗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