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犀行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终藉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古诗简介

《石犀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此诗吟咏古迹,号召以人力治水患,又将水患与乱政联系起来,呼唤良相出现。全诗忧愤深广,语意沉郁,构思精到,意境浑成,语言凝练,形象生动地刻了当时人民治水实践中的情形,不管思想还是艺术都有较高的成就。

翻译/译文

蜀郡太守李兴修水利时,曾经刻五头石犀牛以镇江水

虽然有一物镇服一物说法,但是江水还是顺势向东而流。

当地人总夸耀石犀能治水,洪水泛滥也淹不了张仪楼上。

当年灌口发洪水淹没人家,此事恐镇水之神也感到羞耻。

防洪靠众人出力修筑堤防,正值秋天快用木石泥土筑堤。

大禹治水是顺势疏导河流,哪能靠诡话邪怪来治水患呢。

五头石犀镇水能起何作用,失踪的石犀只能顺水而消逝。

只有自然界阴阳二气调和,才可以免除洪水带来的祸患。

假若谁能掌握天地的纲纪,洪水不会成灾石犀急速奔亡。

注释

⑴石犀:石刻的犀牛,古人以为置于岸边可镇压水怪。《全蜀总志》:“李冰五石犀,在成都府城南三十五里。今一在府治西南圣寿寺佛殿前,寺有龙渊,以此镇之。一在府城中卫金桥,即古市桥也。”

⑵秦时蜀太守:指李冰。《华阳国志》:“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穿石犀溪于江南,命曰犀牛里。后转置犀牛二头,一在府中市桥门,一在渊中。”

⑶厌(yā)胜:古代一种巫术,谓能以诅咒制胜,压服人或物。

⑷矜(jīn)夸:骄傲自夸。

⑸张仪楼:位于四川成都,为张仪所筑,故名;因楼高百尺,故又称“百尺楼”。张仪筑成都城时首先修建用以定筑城南北方位的定位标志建筑,城修好后成为成都城西门城楼。《华阳国志》:张仪筑成都城,屡颓不立,忽有大龟周行旋走,巫言依龟行处筑之,遂得坚立。城西南楼,百有余尺,名张仪楼,临瞰江。《成都志》:李冰为蜀郡守,化为牛形,入水戮蛟,故冬春设斗牛之戏。祠南数千家,边江,低圮虽甚,秋潦亦不移。

⑹灌口损户口:指唐代宗上元二年(761)秋洪水泛滥,灌口(灌县西北)一带民遭灭顶之事。李膺《益州记》:“清水路西七里灌口,古所谓天彭关。”《旧唐书》:“上元二年七,霖,至八月方止。”

⑺缺讹(é):指减少和变动。朱注:“《蜀王本纪》《华阳国志》《水经注》《成都记》,皆李冰作犀牛五头,后来止二犀可见,其三头已不存,所谓‘缺讹只与长川逝’。”缺,损其数。讹,易其处也。

⑻凋瘵(zhài):衰败,困乏。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秋天,成都附近发生水灾,杜甫借人们治水过程中崇尚迷信的现象,写了这首诗。战国时秦人李冰作蜀太守时曾在成都南三十五里刻立五头石犀镇压水精,防止洪溢。蜀人以为无忧。但上元二年秋季,洪水泛溢,灌口(灌县西北)一带民遭灭顶。杜甫作此诗以破除人们对石犀的迷信。 

赏析/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为咏物寓言,号召以人力治水患,作者又将水患与乱政联系起来,呼唤良相出现。

秦朝秦昭王末年,李冰担任蜀太守。蜀地自古以迷信方法治水,李冰刻五头石犀牛来镇压江水。这种“压胜法”古来就有,但杜甫对这一迷信说法是不相信的,它从来不能阻止“江水”东流。杜甫借上元二年秋天灌县发生的水灾幽默地嘲笑道:“今年濯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他认为要战胜水灾必须“终藉提防出众力”,而“诡怪何得参人谋?”洪水泛滥,“神”不能起作用,只有靠人们的力量抗御灾害,这才是妙法“正道”。

全诗表现了杜甫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本思想,同时也折射了诗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表现手法上构思精到,意境浑成,语言凝练,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当时人民治水实践中的情形,堪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但是杜甫毕竟是一名文人,他所描述的情况,仅仅反映了那个时代劳动人民治水实践中的一个现象,从大禹到李冰父子,再到如今治理黄河的伟大实践,哪朝哪代劳动人民信奉“压胜法”的同时,丝毫也不敢懈对人力治水人定胜天的崇尚。殊不知恰恰当时的蜀太守李冰不仅知天文地理,而且是一位战国时期的水利家,他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世界闻名,对蜀地产生了深远影响,千百年危害人民的氓江水惑被彻底根治,从此,蜀地“平则引水浸润,而则蔡水门,故水早从人,不知饥,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李冰为蜀地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把李冰尊为川主。当年杜甫不会不知李冰父子的丰功伟业。诗人只是撷此一角,展开佳作,转换一种方式为李冰父子歌功颂德罢了。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杜甫这种不信“诡怪”,只信“人谋”和“众力”的思想是远远高出同时代的人的。杜甫在一千多年前的落后的封建社会里,在“举世皆昏”的时代而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是不无原因的,首先他是一个十足的儒者,继承了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优良传统;其次他一辈子穷愁潦倒,颠沛流离,生活在社会底层,与村氓庶民为伍作友,有时还亲自耕作、觅食,对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故而成就了他超时代的、高于同时期同仁的认识水平。

此诗忧愤深广,语意沉郁,不袭汉魏之迹,而能得其神髓,不管思想还是艺术,都有较高的成就。   

名家点评

明末清初金圣叹《杜诗解》:“当清秋”三字妙。言今日月照于上,人睹于旁,明明可见,不关犀牛之事。何得相传尔许神怪,诬民视听?真可痛恨也(“终借堤防”四句下)!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就正道中,又有本末。……总收“天”“人”二字(末二句下)。

清代翁方纲《王文简古诗平仄论》:方纲按:此篇凡三换韵,前六韵十二句,中二韵四句,末二韵二句,似乎多寡参差矣;然合拍吟之,只是以四句收束十二句,以二句收束四句。此理易明,绝非参差也。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斥不经之谈,归之正道,笔力杰奡,不落言筌,视《石行》尤为擅胜。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石笋》以无实擅名立论,《石犀》以厌胜不正立论。……“石笋”、“石犀”,亦复何罪?特文章家假象立言耳。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此诗特咏古迹。旧注谓托讽时事,殊可不必。结处亦伤庙堂无燮理阴阳之人也。一笑(“自古虽有”二句下)。探原之论,更进一层(“但见元气”二句下)。 

相关古诗分类

杜甫的诗词曲代表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