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五首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其一】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其二】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其三】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其四】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其五】

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

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

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

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

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

古诗简介

一般认为《遣兴五首》是杜甫乾元二年(759年)在秦州所作。但是,杜甫《遣兴五首》从内容上看多言长安时事,从叙述语气看,使用的是描述当前事件的语气,从内容、格、体裁上考察,更接近杜甫长安诗,而与秦州诗有明显不同。因此,《遣兴五首》当作于长安。从诗中的事件和物候描写判断,此五首诗作于天宝八载(749年)秋。

注释

蛰龙三冬卧①,老万里心②。昔时贤俊人③,未遇犹视今④。嵇康不得死⑤,孔明有知音⑥。又如拢抵⑦,用舍在所寻。大哉霜干⑧,岁久为枯林。

①《易》:“龙之蛰,以存身也。”②【黄生注】老鹤,指嵇康。《世说》:人言嵇延祖如野鹤之在群,王戎曰:“君未见其父耳。”《舞鹤赋》:“结长悲于万里。”③《后汉·周燮传》:“开东阁,延贤俊。”④《京房传》:“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也。”⑤《晋书》:钟会以;日憾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语康欲助毌丘俭,杀之。⑥《蜀志》:诸葛亮躬耕拢亩。徐庶言于先言曰:“孔明,卧龙也,将军宜在驾过之。”先王遂诣亮。陶潜诗:“知音苟不存。”⑦蔡岂《汉津赋》:“上控陇坻,下接江湖。”⑧王绩《咏松》诗:“何时畏斧斤,几度经霜。”

昔者庞德公①,未曾入州府。襄阳耆旧间②,处士节独苦③。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署。林茂有归,水深知聚④。举家隐鹿门,刘表焉得取。

①《后汉书》:庞德公居岘南,未尝入城府,荆州刺史刘表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而已。”因释耕陇上。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②晋习凿齿撰《襄阳耆旧记》。③鲍照诗:“投心障苦节,隐迹避荣年。”④《淮南子》:“水深则聚,木茂而鸟乐。”曹植离思赋》:“水重深而鱼悦,林修茂而鸟喜。”

赏析/鉴赏

其一

此诗见贤者在世,贵逢知己。后四章,皆发端于此。在六句分截。上言抱志欲伸,今古皆然。下言遭遇不同,荣辱遂异。用此意作起结,章法甚古。叔、孔明,不宜专承卧龙,亦不当分顶龙鹤。起语乃托兴,盖自伤不得志而发欤?

其二

此言不能如孔明之救时,则当如庞公之高隐,上四叙述其事,下六推见其心。《杜臆》:“岂无济时策”,公自寓也。

杜甫的诗词曲代表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