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张镃·端午节的古诗(共2首)

  • 1.《重午宋朝·张镃林间忘时节,今朝忽重午。雨过天未昧,轻阴障初暑。追思儿童日,争先缠彩缕。葵榴映昌歜,梅李参角黍。书堂给休假,欢呼屡跳舞。但喜逢佳辰,那知岁如许。遄经六六回,劳生...
  • 2.《重五日饮偶成长句宋朝·张镃林墅光阴日日新,不因时节强随人。青红雨砌戎葵柳,金玉风池荇菜蘋。千载是非均似梦,一朝醒醉肯沈身。彩丝昌歜喧儿女,谁信清吟兴独真。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