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的古诗(共810首)

  • 21.《端午日唐朝·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 22.《重五有感宋朝·陈著登高时节殃鸡犬,乞巧风流狎女牛。何似今朝酹忠魄,残杯一洗世人愁。
  • 23.《端午日赐衣唐朝·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24.《端午唐朝·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25.《竞渡曲唐朝·刘禹锡作者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意。事见《图经》。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
  • 26.《和端午宋朝·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27.《端午宋朝·朱淑真 纵有灵符共采丝,心情不似旧家时。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 28.《重午日戏书宋朝·辛弃疾青山吞吐古今月,绿树低昂朝暮风。万事有为应有尽,此身无我自无穷。
  • 29.《南歌子·游赏宋朝·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 30.《屈原塔宋朝·苏轼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
  • 31.《减字木兰花·竞渡宋朝·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 32.《吊灵均唐朝·王鲁复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
  • 33.《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宋朝·苏轼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缪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爨无欲清人,奉使免内热。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为君伐羔豚,歌舞...
  • 34.《龙榆生寄示端午漫成绝句、即追和其去年秋近现代·钱钟书 知有伤心写不成,小诗凄切作秋声。晚晴尽许怜幽草,未契应难托后生。且借馀明邻壁凿,敢违流俗别蹊行。高歌青眼休相戏,随分齑盐...
  • 35.《澡兰香·淮安重午宋朝·吴文英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
  • 36.《端午唐朝·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37.《端午五言三首·杂遝今观渡宋朝·刘克庄杂遝今观渡,依稀昔浴沂。居人空巷出,几个咏而归。
  • 38.《宴清都·端午元朝·梁寅 带恨湘江水。无柰远、楚云天际千里。灵均一去,芳荪翠减,香篱青死。龙舟鼍鼓声沸。叹旧俗、空夸水戏。乐少年、越女吴姬,□□王...
  • 39.《端午帖子·皇后合五首·槐绿阴初合宋朝·欧阳修槐绿阴初合,榴繁艳欲然。翠筒传角黍,喜节庆年年。
  • 40.《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衣进含风葛宋朝·周必大衣进含风葛,觞称垂露浆。更缠长命缕,仍泛引年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