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

词牌名临江仙|朝代:五代|作者:毛熙震|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明。好风频谢落花声。隔帷残烛,犹照绮屏筝。
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烟轻。淡蛾羞敛不胜情。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

古诗简介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毛熙震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女主人公幽闺怀人之苦。上片写室内外环境的寂静凄冷,声响景象皆从她的听闻感受中来,不眠之状可想。下片前三句具体写她梦中欢情,与空闺独守对照鲜明,其思深而情恍惚可知。后两句,写她梦醒后的情思,有思念的深情,有失落的惆怅。

翻译/译文

天将亮时,幽闺中又听到婉转的莺鸣,微明的红纱窗里,印着正在西沉的影。一阵好频频地吹落残,每一瓣落花都落地有声。帐外的那支残烛,还照着绣屏下的古筝。
绣被锦褥的呵护,使如玉的肌肤暖意融融,床边那住燃香,斜旋的轻烟在袅袅飘动。她的淡眉含羞地微皱着,仿佛在惋惜梦断时那份欢情。心里还在想着梦中的人,不知他在何处飘泊旅行?

注释

⑴转:一作“啭”。
⑵月:一作“日”。
⑶频谢:频频吹落。谢:一作“听”。
⑷隔帷:帷帐外。
⑸绮屏筝:彩屏下的古筝。
⑹锦茵:锦制的褥垫。眠玉:睡眠中的女子。玉,如玉的肌肤,此指女子。
⑺斜袅:袅袅斜飘。烟轻:一作“轻烟”。
⑻淡蛾:淡眉。不胜情:承受不了相思之情的煎熬。
⑼处:一作“事”。:代指行踪不定的游子。

赏析/鉴赏

起两句,写天将明的情景。屋外边传来阵阵婉转的莺啼。朦胧的月影散射窗间,幽闺已见微明的曙色,“闻莺转”,先从听觉角度着笔。最先使人从睡眠中醒来的外界刺激是声音,首句正是闺人清晨初醒时刹那间的感受。“红窗”句,再从视觉方面推进一层,仍只是从表象写来,尚未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好频谢落声”,由景入情。词中抒情主人公已开始思想活动。落花之声,似有还无。然而在黎明的幽静环竞中,已被敏感的闺中人觉察到了,因有“风”故,所以测知,并唤起了某种微妙的感情。一“谢”字。已露闺怨的本意。隔着薄薄的帘帷,暗淡的残烛还照着挂在绣屏上的宝筝,而筝,早已不弹了,情人远去,无人来欣赏主人公的乐声。“隔帷”二句,运用暗笔。以屏筝作衬,侧面写出闺人的孤寂。“犹照”二字,笔意纤问。晚间睡前见此,清晨醒后仍见此触目感怀,而当日相对调筝的欢i隋境也可想而得之了。上片五句,表面纯是客观描述,然个中自有人在。这种手法,为《花间》所擅,情馀言外,“不止以浓艳见长也”(沈雄《塘词话》)。
下片换笔,描写闺人的情态和心理活功。“绣被”句,以秾艳之笔写凄凉之意,此亦唐五代词家绝诣。她睡在温暖的绣坡锦茵之中,静看着炷香的袅袅轻烟。在空中盘绕扩散。此情此景,何以为怀。“淡蛾羞敛不胜情”,她含着娇羞。半敛着淡的双眉。在这孤寂的清晨,她想到了“暗思闲梦,何处逐行?”方才那一场好梦,梦里相见的欢娱,醒后己再难寻觅。远方的游子,像那缥缈无定的行云,将要飘流远方。末两句,是全词点睛之笔。用意与冯延巳蝶恋花》词“几日行云何处去”略同,而毛词写自己梦逐行云而行。亦不知其处,则更深一层了。陈廷焯《白斋词话》将这首词作为优秀艳词的例句举出,是有一定道理的。
名家评价
许昂霄《词综偶评》:“‘好风频谢落花声’三句,与顾敻玉楼春》后段意同。”
陈廷焯《白斋词话》:“‘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似此则婉转缠绵,情深一往,丽而有则,耐人玩味。”
陈廷焯《词则·闲情集》:“风流凄婉,晏、欧先声。”
俞陛云《五代词选释》:“月斜将曙,而残烛犹明,隐寓怀人不寐之意。结句梦逐行云,即己亦不知其处。上、下阕之结句,皆善用纤回之笔。”

毛熙震[约公元947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