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花过雨

词牌名谒金门|朝代:宋朝|作者: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古诗简介

谒金门·》为南宋词人李好古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对“儿”“燕子”的描写,表现战争所造成的家园破败的景象,下片引向社会现实,揭示造成家园破败的原因。此词托物寄情,通过上下两片的对比,表现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统治者的失望。词兼用明快、严肃、含蓄、幽默的多种手法,浑然成篇,自成一格。

翻译/译文

花经过一场春雨后,渐渐的开放了,燕子从北方飞回到这里因为找不到旧时的巢穴而愁楚。
是谁在边关前线戍守?又是谁在玉楼里莺歌燕舞?假如东飞能吹走侵略的敌人,那就封它做个万户侯吧!

注释

红素:指花色红、白相间。
觅:寻找。
玉关:玉门关。借指南宋抗战前线。
玉楼:豪华的高楼大厦。
胡尘:指蒙人发动的战争,异族(金或蒙古)侵略
侯万户:万户侯。

创作背景

蒙古灭金和西夏之后,便南下取宋。蒙古军队先攻下今之四川,后又攻克大理(南),并曾到达鄂州(湖北武昌)。景定元年(1260)宪宗蒙哥死,忽必烈自立为帝。遂沿江东下,全力攻宋。都城临安(浙江杭州)岌岌可危,而统治者仍沉迷歌舞。为了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统治者的失望以及时局的关心作者写下此词。

赏析/鉴赏

“花过”二句,写春天景色:几阵春雨过后,百花盛开,红的白的,绚丽无比。春雨按节而来,春花依时而开,年年如此,所以说“又是”。乍一读之,似乎作者陶醉在如春色之中,倾心于群芳的美丽,细细品味,就会感到在这幅美丽的春天的画面背后,隐藏着词人的某种感慨。
“又是”暗伏着“不是”——什么东西改变了呢?“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回廊复馆,顿成废墟;归来燕子,旧巢难觅。蓬勃的春天,反衬出社会的荒凉、破败;绚丽的春花,只能惹起人们对往昔和平生活的联想。
“燕子”二句用拟人手法,把作者的满腔愁思表现得婉曲而深沉,加上“花过”二句的反衬,给人异常强烈的印象。“愁不语”三字,蕴含着作者的万语千言,无穷痛苦。
上片描绘战争所造成的家园破败的景象,下片则揭示其社会原因。
“谁在”二句,是质问,是斥责,是揭露。在蒙古军队长驱直人之时,将士据关死守,艰苦备尝,而皇帝及其身边的人却仍在玉楼寻欢作乐。两句横空而起,对比强烈,揭露有力。
作者很清楚:宋亡已定,势难逆转。既然他对统治者已不抱任何希望,在无可奈何之中,唯有作出奇思异想:倘若东能把胡尘吹走,就封它为万户侯!结拍借眼前之物(东)拟人,表现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统治者的失望,语极沉痛。
这首词运用反衬、拟人、质问、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主题突出,思想深刻,是很有特色的作品。
这是一首托物寄情的词。借写花儿的变化,隐喻政坛变化的诡谲;写燕子归来难寻旧巢,暗示显贵府第时时易主,宦沉浮凶险多变。下阕忽出率真两问,矛头直指纵情声色、骄奢淫逸的官僚阶层,表达出作者对其不思进取、荒淫误国行为的愤厩。又谓若是东风能将胡尘吹去,那么东风也可封侯万户,深见作者对于抗敌无人、收复故土希望渺茫的失望无奈之情。

相关古诗分类

李好古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好古,南宋词人。生平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