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梅

词牌名点绛唇|朝代:宋朝|作者:朱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西风平野。一点香随马。

古诗简介

点绛唇·梅》是南宋词人朱翌中游西湖梅花而作的一首咏梅词。词的上片状物绘景,短短四句,有声有色地展现出一幅寒梅傲图;下片赞美江南早春无比迷人的自然光。全词清新明美,平淡似水,却蕴涵深味。

翻译/译文

流水发出泠泠的声响,梅树的枝桠横在断桥旁的路上。梅花好似雪花飘飞而下,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江南
想用白璧和青钱将春色买下,可是梅花无价。归来的时候,春风吹过平川旷野,蹄过后,飘来一股幽香。

注释

①点绛(jiàng)唇:词牌名,取南朝梁江淹明珠点绛唇”而命名。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双调四十一字,仄韵。
②泠(líng)泠:形容声音清越。
③断桥:在杭州西湖白堤上。原名“宝祐桥”,又称“段家桥”,唐时称为“断桥”。
④亚:通“压”,下垂的样子。
⑤浑似:简直好像。
⑥璧(bì):古玉器名。平圆形,正中有孔。也泛指美玉。
⑦青钱:即铜钱.古代货币。

赏析/鉴赏

《点绛唇·梅》当作于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时词人冒游湖观梅,雅兴不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写词人看到的画意,其中也透露出春意。虽然“春”字出得很晚,但第一句“流水泠泠”,如鸣佩环的描写,已全无泉冷涩之感,从而透露出春的消息。由闻水声过渡到看梅花,是渐入佳境的写法。“断桥横路梅枝亚”中“横”、“亚”二字,双重空间显现,已具画意。而梅之异于百,唯在其傲干奇枝,迎霜斗雪之姿态,故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雪梅》),可“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绝非凑句,而是烘托突出梅神韵的笔墨。“飞下”二字写出江南雪的特点,是静谧无声的瑞雪。它成为词中盛开的梅花的极其生动的背景。至此,读者已大有“人在画图中”之感,“浑似江南画”一句恰如其分地点出这种感受。
词的下片即写词人感受的春意,和观梅归来其乐融融的心情。刚刚经历过隆冬的人,会特别觉得春日可爱,那真是有钱难买的。价值连城的“白璧”,毕竟是有“价”的,而春天却是“无价”的。“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二句,还有一层较隐微的含意,那就是“春无价”又意味着“清风明不用一钱买”(李白),欲买不来,不买却会来。下句“归来也”三字大有意味。如果用“归去也”三字,那就只能理解为赏梅者兴尽而返。但“归来也”,既可作词人游过归来讲,连上句也可作“春”已归来讲,这一点很关紧要。能体会到这一层,则末二句“风吹平野,一点香随”,便全是“春风得意蹄疾”之感了。“一点香随”,造句清新俊逸,它既使读者联想到“更无一点尘随马”,又使读者联想到“踏花归去马蹄香”。然而“马蹄香”只能是春深之境,而“一点香随马”确是早春之意。那暗香追随的情况,非梅莫属。人的心情如何,这里已不言自明。
通过分析可知,仅看到此词“自然”“不事雕琢”是不够的,还应看到词人在驱遣语言的分寸感上所具备的功力。虽然用意十分,但在措语时,词人只肯说到三四分;由于造句考究而富于启发性,读者领略到的意趣却是很丰富的。词的上片主景语,下片纯属情语。不管是写景抒情,都用疏淡笔墨。空白较多,耐人寻味,有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也与咏梅题材相称。

相关古诗分类

朱翌的诗词曲代表作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