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免费申请斑马英语体验课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词牌名玉楼春|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释

⑴秾(nóng)艳:形容木繁盛,色彩艳丽。

⑵游丝:蜘蛛所吐的丝。

赏析/鉴赏

欧阳修擅长写景写情,这首《玉楼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词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他在惜别时感到留恋的当然是朋友或者亲人,但作品偏偏不去多写他(她),而着重于景物描写、环境烘托和自己旅途生活的记叙。通过这种比较别致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和他(她)的深厚感情。

洛阳正值芳菲节”,词一开头就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在的满城春色的地方。洛阳在北宋是仅次于京城的大城市,这儿素以草繁茂著称,写花草就是写这个城市的特点。芳菲节就是春季。芳菲是形容花草的美丽茂盛和芳香,“节”,在这里指节令。说芳菲节已比说春季形象了,但作者觉得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洛阳的春色,于是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秾艳”,形容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清香一阵一阵扑鼻而来,所以说“相间发”。“相间”本来是指事物之间一个隔着一个,这里和散发的“发”连用,就是形容一会儿是这种花的香气,一会儿是那种花的香气。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地方、多么好的季节啊,可互相又得分手了。不要说送别者的多情了,就连无知的事物也仿佛有了感情。“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无端争赠别”,这两句是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游丝和垂柳来写送别者的依依难舍之情。“游丝”是蜘蛛等昆虫所吐的丝,因其飘荡于空中,所以叫做游丝。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说游丝仿佛多情,苦苦地萦绕着离人不放,它和下句所说杨柳没来由(无端)地争着在那儿相送,都是通过想象来抒情的。《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写别离借景抒情很传神。古代又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作者从婀娜多姿的柳丝联系到送别,并借上片结尾来点明主题。

下片转入写作者走出洛阳以后的情景,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长途跋涉,沿路的景色,旅行的主活,如果一一写来,不仅一首小令容纳不了,而且也易于使作品显得拖沓,读来乏味。因而作者选择了重点突出的写法,使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效果。“杏花红处青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写旅途中的春山。人们可以想象作者是写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也可以想象作者是写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给人以那里是山的缺口的感觉。总之,无论那一种构思都很新颖,不落写山水的常套。就在这样的背景上人们看见了那位“行人”的活动。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因为远离了亲人或朋友,所以他感到孤独:“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即是说:今啊今夜,冷冷清清,有谁来陪伴我呢?唉!只有清冷的月亮了!“馆”,指驿站或旅舍。由于附近人烟稀少,也由于客居独处,所以说孤馆。这最后两句是写作者望月思人,夜深还不能入睡。作者心情不愉快,所以眼前的景物也被染上了凄凉的色彩。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到最后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相关古诗分类

欧阳修的诗词曲代表作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