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三部九候第三》

  黄帝问曰∶何谓三部?岐伯对曰∶上部中部下部,其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中部地,手阳明;中部人,手少阴。下部天,足厥阴;下部地,足少阴;下部人,足太阴。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之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此三部者,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曰∶以候奈何?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曰∶决死生奈何?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曰∶何以知病之所在?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左手于左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以右手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代脉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脏,以知生死之期。必先知经脉而后知病脉,真脏脉见者,邪(《素问》无邪字)胜,死也。足太阳之气绝者,其足不可以屈伸,死必戴眼。曰∶冬阴夏阳奈何?曰∶九候之脉皆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半死。其脉乍数乍疏,乍迟乍疾者,以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者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顺者不死。所言不死者,气之病,及经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素问》下有各字)

  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不往不来者(《素问》作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曰∶其可治者奈何?曰∶经病者治其经,络病者治其络(《素问》二络上有孙字),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顺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通其气。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

针灸甲乙经简介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皇甫谧总结了魏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吸收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精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做了十分繁重的选材整理工作,并加入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而著成本书。
有北宋熙宁二年初刊本、南宋及元刊本、明正统二年(1437)重刊本、嘉靖刊本及《医统正脉》刊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