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楼啎约秦魏》

  楼啎约秦、魏,魏太子为质,纷疆欲败之。谓太后曰:“国与还者也,败秦而利魏,魏必负之。负秦之日,太子为粪矣。”太后坐王而泣。王因疑于太子,令之留于酸枣。楼子患之。昭衍为周之梁,楼子告之。昭衍见梁王,梁王曰:“何闻?”曰:“闻秦且伐魏。”王曰:“为期与我约矣。”曰:“秦疑于王之约,以太子留酸枣而不之秦。秦王之计曰:‘魏不与我约,必攻我;我与其处而待之见攻,不如先伐之。’以秦强折节而下与国,臣恐其害于东周。” 

《战国策·楼啎约秦魏》翻译及注释

  楼梧使秦、魏两国结成联盟,魏王打算让魏太子到秦国去做人质,纷强想破坏这件事情。就去对魏太后说:“国家之间的关系反复无常,如果一件事对秦国有害而对魏国有利,魏国自然要背弃秦国。背离秦国的那一天,太子的身价必定卑贱如同粪土了。”太后让魏王坐下,自己便哭泣起来。于是魏王对太子为人貭的事产生了疑虑。这时,昭衍为周室的事正好来到犬梁,楼梧把魏王不肯让太子做人质的事告诉了他。昭衍来见魏王,魏王说:“听到什么消息了?”昭衍说:“听说秦国打算进攻魏国。”魏王说:“送太子做人质的事已经定好截期了,秦玉与我有约在先。”昭衍说:“秦国怀疑大王的信约,因为您把太子留在酸枣不肯让他到秦园去。秦玉曾核讨说:‘魏国不与我践约,必定要进攻我;我与其在这里等他们来进攻,不如先去进攻他们。’以泰国的强大,改变主意而去联合盟国,我唯恐他们将先取道东周。”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畔经离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