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四·草木九》

  香药  芜香 三名香 五名香 沉香 龙脑香 安息香 一木五香 诃黎勒 白豆蔻

  穙齐香 无石子 紫馡 阿魏 荜拨 胡椒 阿勃参 薯 麻黄 荆三棱

  服饵

  服脂 饵松蕊 赐茯苓 服茯苓 服菖蒲 服桂 饵柠实 服五味子 食术

  服桃胶 服地黄 服远志 服天门冬 饮菊潭水 饮甘菊谷水 食黄精

  香药

  芜香  

  燕昭王时,有波弋之国,贡茶芜香。若焚着衣,弥不绝。所遇地,土石皆香。经朽木腐草皆荣秀。用薰枯骨,则肌肉再生。(出《独异志》)

  三名香  

  汉雍仲子进南香物,拜为涪阳尉,时人谓之香尉。日南郡有香市,商人交易诸香处。南海郡有村香户,日南郡有千亩香林,名香出其中。香州在朱崖郡,洲中出诸异香,往往不知其名。千年松香闻十里,亦谓之三香也。

  五名香  

  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未”原作“来”,据明抄本、陈校本改),洲上有大树。与枫木相似,而叶香,闻数百里。名此为返魂树。叩其树,树亦能自声。声如牛吼,闻之者皆心振神骇。伐其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火煎之,如黑饴,可令丸。名曰惊精香,或名之为振灵丸,或名之为返生香,或名之为人精香,或名为却死香。一种五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气乃活。(《十洲记》)

  沉香  

  唐太宗问高州首领冯盎:“卿宅去沉香远近?”对曰:“宅左右即出香树,然其生者无香,唯朽者始香矣。”(出《国史异纂》)

  龙脑香  

  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婆利呼为个不婆律。亦出波斯国。树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围。叶圆而背白,无实。其树有肥有瘦,瘦者出婆律膏。香在木心,中断其树,劈取之,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入药用,别有法。(出《酉阳杂俎》)

  安息香  

  安息香树,出波斯国。波斯呼为辟邪。树长三大,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黄色,心微碧。不结实。刻其叶而其胶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出《酉阳杂俎》)

  一木五香  

  一木五香:根旍檀,节沉,花舌,叶藿,胶薰陆。(出《酉阳杂俎》)

  诃黎勒  

  高仙芝伐大食,得诃黎勒,长五六寸。初置抹肚中,便觉腹痛,因快痢十余行。初谓诃黎勒为祟,因欲弃之。以问大食长老,长老,此物人带,一切病消,痢者出恶物耳。仙芝甚宝惜之。天宝末被诛,遂失所在。(出《广异记》)

  白豆蔻  

  白豆蔻,出加古罗国,呼为多骨。形如芭蕉。叶似杜若,长八九尺,冬夏不凋。花浅黄色。子作朵,如蒲萄。其子初出,微青,熟则变白。七月采。(出《酉阳杂俎》)

  穙齐香  

  穙齐香,出波斯国,佛林呼为顶勃梨咃。长一丈,围一尺许。皮青色,薄而极光净。叶似阿魏,每三叶生于条端。无花实。西域人常八月伐之。致腊月,更抽新条,极滋茂,若不剪除,枯死。七月断其枝,有黄汁,其状如蜜。微有香气。入缶,疗百病。(出《酉阳杂俎》)

  无石子  

  无石子,出波斯国。波斯呼为摩贼。树长六七丈,围八九尺。叶如桃叶而长。三月开花,白色,花心微红。子圆如弹丸,初青,熟乃黄白。虫食成孔者正熟。皮无孔者,入药用。其树一年生无石子,一年生跋屡子。大如指,长三寸,上有壳。中仁如栗黄,可啖。(出《酉阳杂俎》)

  紫馡  

  紫馡树,出真腊国。真腊呼为勒佉。亦出波斯国。树长一丈,枝条郁茂。叶似桔,经冬不凋。三月开花,白色,不结子。天大露及,沾其树枝条,即出紫馡。波斯国使乌海及沙利深,所说并同。真腊国使折冲都尉沙(“沙”原作“涉”,据明抄本改)门陀沙尼拔陀,言蚁运土于树作窠,蚁壤得露凝结,而成紫馡。昆仑国者善,波斯国者次之。(出《酉阳杂俎》)

  阿魏  

  阿魏,出伽阇那国,即北天竺也。伽阇那呼为形虞。亦出波斯国。波斯呼为阿虞截。树长八九丈,皮青黄。三月生叶,形似鼠耳。无花实。断其枝,汁出如饴,久乃坚凝。佛林国僧变,所说同。摩伽陀国僧提婆,言取其汁和米豆屑,合成阿魏。(出《酉阳杂俎》)

  荜拨  

  荜拨,出摩伽陀国,呼为荜拨梨。佛林国呼为阿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采。(出《酉阳杂俎》)

  胡椒  

  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芳辣。六月采。今作胡盘肉食,皆用之。(出《酉阳杂俎》)

  阿勃参  

  阿勃参,出佛林国。长一丈余。皮色青白。叶细,两两相对。花似蔓菁,正黄。子似胡椒,赤色。斫其枝,汁如油,以涂癣疥,无不瘳。其油极贵,价重于金。(出《酉阳杂俎》)

  山薯  

  熙穆县里多山薯。《本草》云,南山之阴曰署预,消热下气,补五脏。(出《南越志》)

  麻黄  

  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可食。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却青。(出《酉阳杂俎》)

  荆三棱  

  唐河东裴同父,患腹痛数年,不可忍。嘱其子曰:“吾死后,必出吾病。”子从之。出得一物,大如鹿条脯。悬之久干。有客窃之,其坚如骨,削之,文彩焕发。遂以为刀把子,佩之。在路放,抽刀子割三棱草,坐其上,把尽消成水。客怪之,回以问同。同泣,具言之。后病状同者,服三棱草汁多验。(出《朝野佥载》)

  服饵

  服松脂  

  上党有赵瞿者,病癞历年,众治之不愈。垂死,或云,不如及活流弃之,否则后子孙转相注易。其家乃为赍粮而送之,置山穴中,瞿居穴中。自怨不幸。昼悲叹,涕泣经日。有仙人行过穴口而哀之,具问讯焉。瞿知其异人,乃叩头自陈,乞哀于仙人。以囊药赐之,教其服法。瞿服之百许日,愈疮,颜色丰悦,肌肤玉泽。仙人又过视之,瞿谢受更生活之恩,乞丐其方。仙人告之云,此是松脂耳,此山中更多此物,汝炼之服,可以长生不死。瞿乃归。家人初谓之鬼也,甚惊愕。遂具言状。后服松脂不撤,身体转轻,气力百倍,登高越险,终日不倦。年百七十岁,齿不堕,发不白。夜卧,忽见屋间有光,大如镜者。以问左右,皆云不见。久而渐大,一室尽明,如昼日。又夜见面上有婇女二人,长二三寸,面目皆具,但为小耳。游戏其口鼻之间。如是且一年。此女稍长如大人,在侧。又常闻琴瑟之音,欣然独笑。在人间二百许年,色如少童。乃抱犊入山去。必地仙也。其间闻瞿服松脂如此,于是竞服。其多力者,乃车运驴负,誓积之盈室。服之远者,不过一月,未觉有大益,辄止。有志者难得如是也。(出《抱朴子》)

  饵松蕊  

  《遁甲经》云:“沙土之福,云阳之墟,可以隐居。”云阳氏,古之仙人。《方记》曰:“南岳百里有福地,松高一千尺,围即数寻,而蕊甘,仙人可饵。”相传服食炼行之人,采此松膏而服,不苦涩。与诸处松别。(出《十道记》)

  赐茯苓  

  沈约谢始安王赐茯苓。一枝重一十二斤八两。有表。(出《酉阳杂俎》)

  服茯苓  

  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仙人玉女往从之。能隐能彰,不复食谷,炙瘢皆灭,面体玉光。(出《抱朴子》)

  服菖蒲  

  韩众,服菖蒲十三年,身生毛。日视书万言,皆诵之。冬袒不寒。又菖蒲须生得石上,一寸九节已上,紫花者尤善。(出《抱朴子》)

  服桂  

  赵他子,服桂二十一年,毛生,日行五百里,力举千斤。(出《抱朴子》)

  饵柠实(柠与楮同)  

  柠木实之赤者,饵之一年,老者还少,令人彻食见鬼。昔道士梁顷,年七十,乃服之,转更少。年至百四十岁,能夜书,走及奔。入青龙山去。(出《抱朴子》)

  服五味子  

  移门子,食服五味子六十年,色如玉女,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出《抱朴子》)

  食术  

  南阳文氏说,其先祖汉末大乱,逃壶山中,饥困欲死,有一人教之食术,云遂不饥。十年乃来还乡里,颜色更少,气力胜故。自说在山中时,身轻欲跳,登高履险,历日不倦,行中,了不知寒。常见一高岩上,有数人对博戏者,有读书者,俯而视之,文氏因闻其相问。言:“此子可呼上否?”其一人答:“未可也。”林子明服术十一年,耳长五寸,身轻如飞,能超逾渊谷二丈许。(出《抱朴子》)

  服桃胶  

  桃胶,以桑木灰渍,服之,百病愈。久久身有光,在晦夜之地,如月出也。多服之,则可以断谷矣。(出《抱朴子》)

  服地黄  

  楚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手上车弩。(出《抱朴子》)

  服远志  

  陵阳子仲,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二十七人。开书所视不忘。(出《抱朴子》)

  服天门冬  

  杜子微,服天门冬八十年,妾有子百四十人。日行三百里。(出《抱朴子》)

  饮菊潭水  

  荆州菊潭,其源旁,芳菊被涯澳,其滋液极甘。深谷中有三十余家,不得穿井,仰饮此水。上寿二三百,中寿百余,其七十八十,犹以为夭。菊能轻身益气,令人久寿,有征。(出《十洲记》)

  饮甘菊谷水  

  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饮甘谷水。饮者无不考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故司空王畅、太尉刘宽、太傅表隗,皆为南阳太守,每到官,常使郦县月送甘谷水四十斛,以为饮食。此诸公多患痹及眩冒,皆得愈。但不能大得其益。如甘谷上居民,小生便饮食此水者耳。又菊花与薏花相似,直以甘苦别之耳。菊甘而薏苦。谚言所谓“苦如薏”也。今所在有贡菊,但为少耳。率多生于水侧也。缑氏山与郦县最多。仙方所谓“白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根茎花实异名。其说甚美。而近来服之者略无效,正由不得真菊也。夫甘菊谷水,南方气味,亦未足言,而其上居民以延年,况得服好药,安得无益乎?(出《抱朴子》)

  食黄精  

  临川有士人,虐遇其所使婢。婢不堪其毒,乃逃入山中。久之粮尽,饥甚。坐水边,见野草枝叶可爱,即拔取,濯水中,连根食之,甚美。自是恒食,久之遂不饥,而更轻健。夜息大树下,闻草中兽走,以为虎而惧,因念得上树梢乃佳也。正尔念之,而身已在树梢矣。及晓,又念当下平地,又歘然而下。自是意有所之,身即飘然而去。或自一峰之一峰顶,若飞鸟焉。数岁,其家人伐薪见之,以告其主,使捕之。不得。一日,遇其在绝壁下,即以细绳三面围之。俄腾上山顶,其主益骇异,必欲致之。或曰:“此婢也,安有仙骨?不过得灵药饵之尔。试以盛馔,多其五味,令甚香美,值其往来之路,观其食之否?”如其言,果来就食。食讫,不复能远去,遂为所擒,具述其故。问其所食草之形,即黄精也。复使之,遂不能得。其婢数年亦卒。(出《稽神录》)

太平广记简介

太平广记》是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