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本草·酒》

  (一)味苦。主百邪毒,行百药。当卧,以扇扇,或中恶。久饮伤神损寿。〔嘉〕

  (二)谨按∶中恶疰杵,热暖姜酒一碗,服即止。〔嘉〕

  (三)又,通脉,养脾气,扶肝。陶隐居∶“大寒,惟酒不”。量其热性故也。

  久服之,浓肠胃,化筋。初服之时,甚动气痢。与百药相宜。只服丹砂人饮之,即头痛吐热。〔嘉〕

  (四)又,服丹石人,胸背急闷热者,可以大豆一升,熬令汗出,簸去灰尘,投二升酒中。久时顿服之,少顷即汗出瘥。朝朝服之,甚去一切。妇人产后诸风,亦可服之。〔嘉〕

  (五)又,熬屎如豆淋酒法作,名曰紫酒。卒不语、口偏者,服之甚效。〔嘉〕

  (六)昔有人常服春酒,令人肥白矣。〔嘉〕

  (七)紫酒∶治角弓风。〔证〕

  (八)姜酒∶主偏风中恶。〔证〕

  (九)桑椹酒∶补五脏,明耳目。〔证〕

  (十)葱豉酒∶解烦热,补虚劳。〔证〕

  (十一)蜜酒∶疗风疹。〔证〕

  (十二)地黄,牛膝,虎骨,仙灵脾,通草,大豆,牛蒡,枸杞等,皆可和酿作酒,在别方。〔证〕

  (十三)蒲桃子酿酒,益气调中,耐饥强志,取藤汁酿酒亦佳。〔证〕

  (十四)狗肉汁酿酒,大补。〔证〕

食疗本草简介

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修治、产地等。首载菠薐、胡荽、莙荙、鳜等食蔬。尤以动物脏器疗法与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