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免费申请斑马英语体验课

《食疗本草·大豆〈平〉》

  (一)主霍乱吐逆。〔心〕

  (二)微寒。主中脚弱,产后诸疾。若和甘草煮汤饮之,去一切热毒瓦斯。〔证〕

  (三)善治毒香港脚,煮食之,主心痛,筋挛,膝痛,胀满。杀乌头、附子毒。〔证〕

  (四)大豆黄屑∶忌猪肉。小儿不得与炒豆食之。若食了,忽食猪肉,必壅气致死,十有八九。十岁以上者不畏也。〔证〕

  (五)(大豆)卷∶ 长五分者,破妇人恶血,良。〔证〕

  (六)大豆∶寒。和饭捣涂一切毒肿。疗男女阴肿,以绵裹内之。杀诸药毒。〔嘉〕

  (又,生捣和饮,疗一切毒,服、涂之。)〔心〕

  (七)谨按∶煮饮服之,去一切毒瓦斯,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淋血,散五脏结积内寒。和桑柴灰汁煮服,下水鼓腹胀。〔心·嘉〕

  (八)其豆黄∶主湿痹,膝痛,五脏不足气,胃气结积,益气润肌肤。末之,收成炼猪膏为丸,服之能肥健人。〔嘉〕

  (九)又,卒失音,生大豆一升,青 子四十九枚,长四寸,阔一分,和水煮熟,日二服,瘥。〔嘉〕

  (十)又,每食后,净磨拭,吞子大,令人长生。初服时似身重,一年以后,便觉身轻。又益阳道。〔心·嘉〕

食疗本草简介

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修治、产地等。首载菠薐、胡荽、莙荙、鳜等食蔬。尤以动物脏器疗法与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