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本草·犬(狗)》

  (一)牡狗阴茎∶补髓。〔证〕

  (二)犬肉∶益阳事,补血脉,浓肠胃,实下焦,填精髓。不可炙食,恐成消渴。但和五味煮,空腹食之。不与蒜同食,必顿损人。若去血则力少,不益人。瘦者多是病,不堪食。〔嘉〕

  比来去血食之,却不益人也。肥者血亦香美,即何要去血?去血之后,都无效矣。〔证〕

  (三)肉∶温。主五脏,补七伤五劳,填骨髓,大补益气力。空腹食之。黄色牡者上,白、黑色者次。女人妊娠勿食。〔证〕

  (四)胆∶去肠中脓水。〔嘉〕

  (五)又,上伏日采胆,以调服之。明目,去眼中脓水。〔证〕

  (六)又,白犬胆和通草、桂为丸服,令人隐形。青犬尤妙。〔嘉〕

  (七)又,主恶疮痂痒,以胆汁敷之止。胆敷恶疮,能破血。有中伤因损者,热酒调半个服,瘀血尽下。〔证〕

  (八)又,犬伤人,杵生杏仁封之瘥。〔证〕

  (九)犬自死,舌不出者,食之害人。九勿食犬肉,伤神。〔证〕

食疗本草简介

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修治、产地等。首载菠薐、胡荽、莙荙、鳜等食蔬。尤以动物脏器疗法与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