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黍米》

  味甘温。

  主益气补中,多热,令人烦(《大观本》,作黑字,据《吴普》增)。

  《吴普》曰:黍,神农甘无毒,七取,阴干,益中补气。(《御览》)

  案《说文》:黍、禾属而粘者,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孔子曰:黍可为,禾入水也。《广雅》:粢黍稻,其采谓之禾。齐氏要术引记胜之书曰:黍,忌丑,又曰黍,长于已,壮于酉,生于戍,老于亥,死于丑,恶于丙午,忌于丑寅卯,按黍,即糜之种也。

  上米谷,中品三种,旧二种,大小豆为二,无粟米黍米,今增。

神农本草经简介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