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和战》

  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以击之,其军可败。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二万人击秦峣下军,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闻其将多屠、贾子,易以利动。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且日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持宝啖秦将。」秦将果叛,欲连和。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击之。」沛公乃引兵出击秦军,大破之。

《百战奇略·和战》翻译及注释

  大凡对敌作战,必须战前先派使者伪与敌人议和;敌人虽然口头答应讲和,但其内部意见并不一致。这样,我可乘敌懈麻痹之隙,选派精锐部队进攻它,敌军就可以被打败。诚如兵法所说:“敌人尚未受挫屈困而主动来讲和的,必定是另有图谋。”秦朝末年,全国各地都纷纷起兵反秦。沛公刘邦率军西向进入武关后,准备用二万兵力进击嶢关的秦军。谋士张良劝告他说:“秦朝的军队现在还强大,不可以轻视它。我听说那里的守将多是屠夫、商人子弟,这些人是容易以财物利诱所买动的。我希望您暂且留下坚守壁垒,派人先行一步,筹备五万人的粮食,并在嶢关附近的上多多张挂旗帜,作为迷惑敌人的疑兵;同时,派遣郦食其携带贵重宝物前往嶢关收买秦将。”秦军将领在郦食其的重利诱惑下,果然叛秦而要与刘邦军联合一起西向袭取秦都咸阳刘邦打算听从秦将的意见。但张良及时提醒刘邦说:“这仅仅是秦军将领想要反叛罢了,恐怕他们的士兵不会服从。士兵一旦不服从,必将给我们带来危险。因此,不如乘秦将麻痹松懈之隙而出兵袭击他们。”刘邦于是亲率大军袭击嶢关,把秦军打得大败。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若无余策”;他认为:只要“握兵者平时能熟于心,若将有事而精神筹度之,及夫临敌,又能相机而应之以变通之术”,那就可成凯奏之功”。